
山西大同渾源縣的懸空寺,顧名思義,它不僅僅是建造在距離地面60多米高的懸崖上,而且它整個建筑都懸在半空中!1500年來經歷了無數次的山崩、地震、雨水侵蝕,它始終屹立不倒。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古人是如何飛檐走壁建造起這麼一座千年不倒的懸空古寺?懸空寺有41間殿堂,靠什麼支撐在懸崖上?
9、 B9 s- ]% B( $ Q9 w
0 X* P$ I( S% {\" M
( d7 i* A F0 q懸空寺有大小殿堂41間,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所有樓閣的底層似乎從懸崖的立面中凸了出來,看上去,樓閣就好像掛在懸崖上一樣!這樣一個頗具規模的寺院是靠什麼支撐在懸崖上的呢?) _( @( o% d8 U- e) Z8 L+ m
2、 o @- y$ N\" j: t
0 ]: [( N3 ^) s2 D) F- ]懸空寺的兩個三層樓閣由一個古棧道連接,恒山地區流傳著這樣的民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馬尾」就是指這些上接樓閣棧道、下至巖石的紅色立木。這些立木總共有30根,被分成三組,每根長度大約十幾米。分別被設置在兩個樓閣和棧道下面,給人的第一感覺,懸空寺似乎就是靠這三組立木支撐在懸崖上。懸空寺是不是就靠這些立木支撐起來的呢?
2、 c7 i) H; @4 R g$ j2 ]- v; }% k
\" M N# O0 ]( o& U+ e常學文在懸空寺管理處工作了10多年,開始的時候,他也認為懸空寺是靠這些立木來支撐的,但是,一次偶然的發現,讓他感到十分疑惑。常學文發現,懸空寺下面的立木竟然可以晃動,而且這些能夠晃動的立木十分細小,直徑不超過10厘米,但上方的樓閣重達數十噸,這樣纖細的立木,能起到支撐作用嗎?更令人奇怪的是,查閱懸空寺的歷史資料,人們都沒有發現立木的蹤跡。
2、 h0 `1 z, o\" ], O$ X$ I$ C1 y$ F
3、 r* J6 J) L! x7 D- `: e* r) Y; k4 w4 r6 _9 M2 U* t,
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敬曾多次對恒山懸空寺進行考察,在早期拍攝的照片中,他并沒有發現有立木,因此他懷疑懸空寺下面的立木,根本就沒有支撐作用。如果不是立木,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究竟靠什麼支撐?% E( y- ! `0 J# E3 t5 F8 |- c\" j
1、 d2 g1 V S/ ! [
考古學家們發現,在所有懸空寺的樓閣和棧道下都埋有橫梁,這些直徑50厘米左右的木材,好像是從巖石中長出來的一樣。這些橫梁露在外面的部分大約有一米左右,它的上面正好是用木板鋪成的走廊。不僅走廊,整個樓閣的底座也直接壓在這些橫梁上。* i u+ T\' k4 M) {6 J3 v. H! F, V5 y
6 D# O! L0 X\" d7 a/ f. C
\' o4 _/ ^5 [8 |) e專家統計,懸空寺共有這樣的橫梁27根,這些橫梁很可能才是挑起整座樓閣的關鍵,但令人困惑的是,懸空寺周圍都是高達百米的懸崖峭壁,這些橫梁的架設,古人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 F L4 [$ S4 l9 }5 p3 n3 }7 K; H\' C( j- `0 I
d X6 y8 Q6 g, ~2 o$ V
上世紀80年代,考古學家在峽谷南部陡峭的石壁上無意中發現有兩排方形石孔。有趣的是,這些石孔沿著山崖在河道上方一字排開,像是要把人引出山谷。4 z S\" T# h: a/ _4 C
3、 R9 M$ ~$ E; ( K# F6 s b: Y i: J
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長期從事中國古建筑的研究工作,他從這些石孔的排列方式推斷,這是木材的插孔,這很可能是一條古棧道的遺跡。為了能通過絕壁運輸物資,古人在懸崖上開鑿石孔,然後將橫梁插入其中,再用木板鋪平,就建成了一條在山崖上通行的棧道。羅哲文認為,懸空寺的橫梁也是插入了類似這樣的石孔,起到支撐作用。6 o. C3 B) k7 m\' R4 K
9、 z\' l( { x9 {3 G1 @
: R; a, B+ q$ h- w3 f- u. W從懸空寺現存的橫梁來看,橫梁的直徑和這些石孔十分吻合。據測量,這些石孔的深度都在一米左右,因此有人推算,石孔的深度再加上橫梁露出來的一米,懸空寺橫梁的長度可能只有兩米。但懸空寺樓閣的重量遠遠超過棧道上木板的重量,兩米長的橫梁能支撐起巨大的樓閣嗎?
2 B5 H3 T ~2 K V7 }; I
* A\' U8 O x* z- i
. E1 e( c# w9 S% S羅哲文認為,懸空寺下方的橫梁長度肯定不止兩米,目前橫梁露在外面的一米只是它本身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橫梁隱藏在山崖里。如果這些橫梁只有兩米,那麼整個樓閣早就已經跌下深淵!
$ C( }\' X, Y6 Z( g. 2 b1 t
Y* p4 H, e5 K. @/ b: q\" C* a9 b a) t
* h5 E/ t# p6 Y% i
什麼樓閣下方的立木不能移動,難道有何特殊作用?
3、 K( e9 S2 P2 L% x0 U7 q8 O
\" j7 R: Z( a V# e+ p\' E4 g) j3 b# V
專家們在對橫梁進一步調查時發現,棧道下方的立木可以晃動,沒有支撐的作用,但在樓閣下方的立木卻完全不同,這些立木正好頂住橫梁,幾乎無法移動,難道這些立木也起到了支撐的作用嗎?
! s- B! Y% U5 i! {- Q. L! h
% Q5 _\' D! C, t\" r2 H; c3 r3 R$ }/ k9 ^( G8 q
懸空寺最高的建筑三官殿下,共架有22根立木。這些立木上端支撐著橫梁,下端牢牢地壓在巖石上。正是這些立木和橫梁共同構成了一個有力的支撐體系,保證了樓閣的懸空和行人在走廊上的安全通行。羅哲文在多年的研究中發現,這種橫梁加立木的支撐方式,在古代建筑中應用十分廣泛。7 J G/ ]* m6 M7 A, t% d! A
, r$ K e\' V\' E% }$ t) H) m% B
. i1 m3 D8 Q1 J中國古代的工匠很早就已掌握了這一技術,在皇宮、都城、橋梁、民居中大量應用。但要在恒山這樣一個懸崖絕壁之上建筑寺廟,幾乎超越任何人的想像。所以懸空寺一建成,就被視為一個奇跡。
e, D& P5 y( d5 T. q\' P9 ~- K; Y4 Z4 n4 _0 I+ b4 J( r5 x9 ^+ W. ]
, B4 v+ s 1 M\' ^+ F5 p
懸空寺上現存最早的三尊石佛大約是公元500年的北魏時期雕刻的,因此懸空寺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對於今人而言,1500年前的工匠既沒有炸藥,又沒有今天復雜的施工機械,他們是如何在石壁上開鑿石孔的呢?
. L6 X2 U( X\" y% I( U; [# s5 [
# v2 F e( v% `$ a7 y
s( t+ `7 R: x- _專家們推斷,當年的工匠僅憑一些簡單的鐵制工具,就足以開鑿出用於放置橫梁的27個石孔。如今當年古棧道的橫梁已不復存在,但這些石孔打鑿的痕跡卻還清晰可見。6 H/ z7 ]# ]: ^\' v4 e q
3、 P I7 b) b! Q/ f, L6 n
. y0 n% a% G6 k\" U K7 @古人是怎樣將橫梁牢牢地插入石洞呢,而且歷經千年不腐?
5、 @* {4 x9 `# N3 Q( Z8 ^
2 T! |; ~6 N! }: V0 k\' k6 a8 y% R8 n( H7 L- y* o# K: [
上個世紀90年代,文物保護部門試圖更換部分懸空寺的橫梁,卻發現無法將橫梁從石孔中拔出,費盡周折之後,專家們發現,所有的橫梁被做過獨特的處理,插入石孔的一端打上了楔子,打入洞內,楔子會撐開橫梁,牢牢卡在石壁上。它的作用類似今天的膨脹螺栓,打的越深,固定的就越緊密。
9、 N\" X* c7 S% q8 d4 n5 J8 k8 `# R E# v4 [% {
) M$ L! N\" _! ]8 @9 ^* u眾所周知,木頭有一定壽命期限,會腐蝕。懸空寺畢竟是1500多年前建造的,這些木質是否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呢?據寺內一塊清同治年間的石碑記載,懸空寺木結構的維修最近一次據今已有140多年,雖然這些橫梁已經開裂,卻沒有腐朽。橫梁經得起百年風雨侵蝕的關鍵,在於經過了一道特殊的處理。. Y: h7 R6 K x
+ f. q: y4 Y2 E! Q
% C: U\' `9 d$ c\" ]9 q1 r* X北京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趙思敬說:「懸空寺的木頭用桐油泡過,并且沒有蟲蟻的腐蝕,這樣使它能夠1000多年以來仍然堅實地插在巖石上。而且它用的木頭是當地產的鐵杉木,非常適合於建筑、造船和車輛。\' c, k8 x6 # Z. `% A: `( [1 q
3、 k3 y4 r$ c3 t\' {5 q
/ ( w1 B, [9 }2 B3 T8 U: U O
根據寺里石碑的記載,當時工人們首先要把橫梁布置完成,然後再在山腳下,利用這些木材,制造出來每一個建筑上使用的木質構件。當把所有的構件都造完之後,把它們搬運到山頂上,到達山頂之後,再用繩索把工人和這些部件都放到山腰,然後工人再把這些部件拼成單獨的建筑。當所有個體的建筑都完成之後呢,這個工作還沒有結束,還要再鋪上棧道,把單個的建筑連接成整體,這樣便成了懸空寺。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名山之中,有非常出名的五座合稱為五岳。東岳泰山與西岳華山的名聲好像相比其他三個較大一些,中岳嵩山大家提起來,比較熟悉的還有少林寺。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便是相對不是很出名的北岳恒山。
基本信息
在恒山人們根據各個風景劃分為十八景,其中排名第一、穩居榜首的便是懸空寺。懸空寺具體坐落在山西省大同市境內,如同它的名字那樣,懸空寺仿佛就像是懸掛在半空中一樣。就像是影視劇中的特效一般,這座寺廟就神奇的在懸崖峭壁之上懸掛了1500多年的時間。
三教合一
懸空寺在之前原本是叫做 玄空寺 的,之所以會起這樣一個名字,是因為懸空寺不僅僅是一家佛教寺廟,而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一座寺廟。還是非常少見罕有的,像這樣三教合一的寺廟。像在我國甘肅地區的崆峒山,同樣也是一座三教合一的名山。
歷史背景
懸空寺最早修建于公元491年的北魏時期,當時之所以會修建這樣一座懸空寺廟,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候,一位天師道長留下遺訓:要建造一座空中寺院。于是,懸空寺就這樣誕生了。不過,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懸空寺,大部分都是在明清時候所重新修繕過的。
懸空之謎
整個懸空寺大概有殿宇40左右,遠遠看過去整個建筑群就像是僅僅被數十根木樁支撐著一般,每一根木樁都有像碗口那樣粗。當然了,即使再粗的木樁,整座寺廟也不僅僅是由著數十多根木樁支撐而起的,另外在建筑的下方還有橫插在巖石中的木樁也在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懸空寺游玩的時候,還會在巖壁上看到 壯觀 兩個大字,還是當時李白在游覽懸空寺,被這座神奇的寺廟所震驚而寫下的。目前懸空寺的門票在旺季的時候為130元,在我國的寺廟門票中已經是非常貴的了。不過,其實在門票中還包含了登臨費,所以才會顯得有些貴。但是,懸空寺的神奇魅力往往都可以令游客覺得很值。
我國門票最貴的寺廟, 懸掛 于峭壁數千年,游客為何卻說很值
旅游指南
如果從大同出發的話,可以選擇在大同汽車站乘坐長途汽車到渾源;也可以直接包車到懸空寺,一般50元左右就可以了。在3月份到10月份的時候,這里的氣候都比較不錯。不過,在冬天的時候,雖然有些冷相對來說,但可以觀賞到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