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淚染羅巾猶帶”出自宋代沈端節的《南歌子》。
《南歌子》
宋代 沈端節
遠樹昏鴉鬧,衰蘆睡鴨雙。
雪篷煙棹炯寒光。
疑是風林纖月、到船窗。
時序驚心破,江山引夢長。
思量也待不思量。
淚染羅巾猶帶、舊時香。
《南歌子》是宋代文人沈端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遠樹昏鴉鬧,衰蘆睡鴨雙。
雪篷煙棹炯寒光。疑是風林纖月、到船窗。
時序驚心破,江山引夢長。
思量也待不思量。淚染羅巾猶帶、舊時香。
譯文:
遠處的樹上,昏昏的鴉兒鳴叫,破敗的蘆葦中,一對鴨子安然入睡。
雪白的帆上,水霧中閃爍著寒冷的光芒。仿佛是風中樹林中一縷纖細的月光,透過船窗投射進來。
時間的順序使人心破碎,江山引領著漫長的夢想。
思考也無法思考,淚水染紅了羅巾,依然帶著舊時的芬芳。
《南歌子》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的景色和人情之美。詩中運用了獨特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
詩的開篇,遠處的樹上棲息著昏昏的烏鴉,破敗的蘆葦中,一對鴨子平靜地入睡。這些景象給人一種靜謐和寧靜的感覺,同時也映襯出人世間的繁雜與喧囂。
接著,詩人以雪白的帆和水霧中的光芒來描繪江船行進的景象。帆上光芒閃爍的樣子像是風中樹林間的一縷月光,透過船窗灑向詩人,給人以清冷和美好的感覺。這里的意象運用巧妙,傳遞出詩人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人生的無常。時序的變遷使人心破碎,江山的興衰引領著人們漫長的夢想。這里詩人借江山興衰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人生命運的思考。
最后兩句詩,詩人說思考也無法思考,淚水染紅了羅巾,卻依然帶著舊時的芬芳。這里詩人以淚水來表達內心的悲傷和追憶,羅巾則象征著舊時的美好回憶和情感。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舊時情感的執著。
整首詩以江南水鄉的景色為背景,以景物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和情感的深沉思考。在美麗的自然景色之中,詩人通過一系列的意象和象征,傳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命運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舊時情感的懷念和珍惜。